幼教展 | 英伦奶爸 英国的幼儿园再学什么 发布日期:2016-06-12 来源:SIEE 浏览量:2273

英伦奶爸 作者简介:安光系,两个孩子的父亲,曾为媒体人,现居英国

 

从食品课到食品科学

早上儿子睡过了头。本来该九点半上学的他,睡到快十点才醒。到校后,已是十点一刻的样子。平时带他的年轻女教师,正带着几个孩子学习弄吃的。这是儿子他们幼儿园里的必修课,每天都会有老师带着,一起给面包抹黄油,学着切香蕉、葡萄等,之后再一点点儿吃掉。每个孩子都穿着老师在幼儿园里专门准备的衣服外套,防止做食物时把衣服弄脏。

儿子似乎一直对做饭有兴趣。即使是在家,他也会模仿我们做饭的样子,把厨房弄得乱七八糟。

所以,今天进教室后,当他看到自己的老师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切食物,他就在桌子边坐下,也想一起切。老师过来跟我解释说,这会儿他还不能坐下来。因为每次跟老师一起学做食物时,只能允许四个孩子同时进行。这些孩子学完之后,下一拔才会再安排他和其他小朋友来学。

后来老师跟我解释说,这10-12个孩子,每次的课程并不像中国国内那样将所有孩子放在一起,同时进行。他们会把孩子分成三拔,玩不同的内容。每一拔都会有3-4个孩子,有一至两名老师带。与国内大家坐在一个教室里不同,这边的幼儿园没有黑板,也没有那种教室里的桌椅。都是一个个的小桌子,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跟老师玩儿。

食物课,从抹黄油至切水果开始,即将会陪伴儿子很多年。我女儿在英国的小学仍然有食物这门课。隔三差五总会带一包她自己在老师指导下做的吃食,逼着我们非得尝一尝。进入中学后,仍然有食物课。每隔一段时间,她都会按老师要求到超市买回一堆食材,带至学校,跟老师一起学烹调。

这门课刚开始是教孩子做饭,对食品有兴趣。后面就成了一门学问,让孩子们去研究食品科学。再朝后,如果有兴趣,是可以选这门课做为自己中学毕业的主课,参加中学毕业考试(GCSE)的。

 

儿子的问题

在我即将离开时,幼儿园负责人把我拦了下来,说要跟我聊聊。在教室外面的沙发上坐下后,她跟我说了孩子现在的情况:大多数时间里,儿子都会自己一个人玩儿。“这样他会很孤独”,老师说。

还是此前的问题:他偶尔会跟别的孩子抢玩具,自己喜欢的就要去抢,而不是通过正常的方式,等别人玩过后再玩。打架的结果会造成两种情况:一个是别的孩子可能会怕他,不一定愿意跟他一起玩儿。再一种情况就是,每次打架,老师会把他从正在玩儿的小组里拉到另一个房间,晾他一会儿后,再安排他跟其他孩子一起玩儿。幼儿园三个小组每次安排的课程内容不一样,这样会耽误他的学习。

这位女士还问我:他在家里是什么情况?也许是因为当年独生子女政策的关系,我们来英国后才决定生第二个孩子。两个孩子的年龄间隔是12岁。如果在家,儿子无论要什么东西,他姐姐总是让着他。这也造成另一种恶果:他想要的,不问方式,只管哭闹。小小的自私之心,也许由此而来。

听完分析,老师再一次给出办法:让姐姐一起参与到训练弟弟的内容里来。到镇上商店里去买一个计时器玩具,每次玩儿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在这个限定时间内,一方面可以跟他做游戏,让他在这期间完成一项任务,比如刷牙。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他集中精力,有效率地去做事情。

最重要的好处是,有了这个,每次要故意跟他一起玩某个玩具,到了时间,就换成下一个人玩。每到时间就再做一个轮回。这个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让他知道他喜欢的东西,并非仅仅归他所有,所有的人都有权玩,大家需要安照一定的时间秩序,一起享用。

老师还进一步建议:在家不仅要跟他说中文,还要慢慢训练一些简单的词,让他学会:Excuse me, Please, Sorry, Thank you! (抱歉、请、对不起、谢谢你!)这是儿子进幼儿园几个月来,老师开出的第二个“药方”。第一个方子是他此前喜欢抓人,让每隔两天,把他的指甲剪一剪。也许是照顾我的感受,她同时强调说,孩子学知识很快,没有任何问题。

 

家长见面会

每个月,幼儿园老师还会跟家长有2-4次见面会。而最近一次见面会,老师给我一个纸条,希望家长配合学校一起玩成对孩子的教育。她跟我沟通了孩子这段时间的基本情况后,再问我:他会不会说 Wash your hands (洗手)?

我这才想起,小家伙最近是喜欢说这句话。不仅喜欢说,还要大人把他抱起来,开水笼头、涂洗手液,洗手、擦手一连窜的动作,都比较老练。平时以为他自己在瞎糊闹,现在才知道,这是他在幼儿园被训练的结果。除了这些,他还经常会得意地跟我们玩游戏时说一些例如““Don't cry”(别哭)之类的。

老师还给了我一张打印的表格,是儿子接下来这段时间要进行训练的内容:我们照顾东西;我们要倾听其他人讲话;我们要学会分享并遵守秩序;我们要对其他人善良和友好;我们自己走路;我们说话要小声。

老师说,给这些内容是希望家长能跟幼儿园一起配合,对孩子进行下一步的训练。他指出我家小儿的问题在于“我们要学会分享并遵守秩序;我们要对其他人善良和友好”这两条,希望我们能和学校一起配合,这段时间加强孩子这方面的意识。

我能理解。正如上面所说,儿子从小想要的东西,就是直接表达,而不知道跟别人分享,更不知道跟其他人玩儿时,按顺序分享玩具。甚至有时候看到别人手里有东西时,就直接去抢。打架的事情,以前也时有发生,只是最近少了许多。

老师手里还有一本档案夹,里面是儿子入园以来每一次进步的记录:比如,能完成洗手动作,能说什么样的句子、能描述出的颜色等等。这里面还有他画的各种作品,尽管不成样子,但这的确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他对世界理解的方式。我们也许会随手丢掉的东西,却被老师们一张张保存起来。

 

幼儿园的课表

总以为这么小的孩子,老师的任务就是带他们玩儿,让他们高兴就行了。但最近两周才发现,这里的幼儿园并非我想的那么简单:他们是有极详细的课表的。

比如,他们每周会训练孩子们过马路。孩子被老师专门带着过红绿灯,进行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教育。儿子有两次带回了一张白纸画的一个五星,就是表扬他过马路时做的不错。有一天老师在放学后跟我沟通了另一件事:当天训练他们过马路时,有个人看儿子觉得好玩儿,就拍了照片。她让对方删除了,但这件事情也需告知家长。

在英国,未经家长同意拍儿童是违法的。孩子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无论孩子是否高兴你给他拍照片,都是违法的。这也是我在英国学摄影研究生课时老师提醒拍摄应注意的事项之一。

幼儿园门口贴着本周孩子们要学习的课表:跳跳桌、穿地道、穿外套、画画、小乐器和动作节奏、玩水、玩沙、弄食物、拼贴画、体育运动(玩篮子或植物活动)、制作卡片等等。这个课表有多细?细到了在哪个教室,哪几个孩子在什么时间玩儿什么游戏。

我也曾在教室里注意到,老师一边观察孩子玩,一边用笔在一张表格上打勾。一个孩子该学会什么样的动作,该学会说什么样的语言,都已经被英国的学校模块化了。而儿子的档案里,有着非常厚的表格。他每一次进步,都会在里面被老师打上勾。他的未来,也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要学。

 

教室门口的海报栏

在幼儿园门口,有一个海报栏。除了儿子每周的课表,还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广告。

有一个海报是劝说和孩子一起说话。这个海报很有意思,就是在探讨小人玩具和孩子演讲能力的关系。通常人们会在孩子睡觉时放一个小人玩具,但现在,这个海报却建议,少用这样的玩具,因为它会阻碍孩子们说话的能力。让孩子渐渐远离它们,有助于增强他们自己的表达。

另一个海报则告诉家长孩子笑容和一些生活习惯的关系:最好在孩子12个月大小时就开始用杯子而不要用奶瓶;睡觉前远离牛奶或果汁;不要让孩子没事儿时吸奶瓶;常给孩子刷牙。

还有一条海报是关于如何培训孩子保护自己的相关知识,比如:保护孩子自己的身体;要说不;如何应对恶霸;学会求助;不要让小孩子学保守秘密;拒绝任何身体接触;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如果孩子做了错事,告诉他你会帮他,这样才能让他避免危险等等。

许许多多的海报,就这么贴在教室门口。除了实用信息,还有当地的各种有关如何当父母的知识讲座,大都是免费的。即使是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教育,它依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除了老师,还有家长,还有包括门口贴这些海报等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