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对教育工作也明确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发展要求。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就需要深入了解相关利益者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切身感受、真实诉求以及未来期待。基于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在全国开展了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满意度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国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教师(不包括园长),采用分层多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法,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306个区县,收回有效问卷3999份。调查工具为自编教师问卷,借鉴了顾客满意度测量理论和模型,调查内容包括总体满意度、教育期望、幼儿园管理和政府保障四个维度,问卷采用七点记分,每个题目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7分,分值越高表示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越高。调查结果采用百分制表示,满意度指数为66.67表示“比较满意”,指数为83.33表示“满意”。
教师对园所管理满意度最高,民办园高于公办园
幼儿园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指数为68.99,对教育工作“比较满意”。其中,对幼儿园管理方面的满意度最高,指数高达77.78,说明幼儿园教师对于幼儿园在日常工作中给他们提供的条件支持、发展机会、管理服务以及家园共育等方面的制度和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对教育期望的满意度指数为69.90,表明幼儿园教师对所在幼儿园和职业的主观期望和他们在工作中所感受到的客观实际基本吻合;对政府保障的满意度指数仅为60.27,在四个维度中得分最低,反映了幼儿园教师对于政府和社会在营造教育氛围、提供工作环境、保障教师权益、提升社会地位等方面还有更高的诉求和期待。
从区域差异来看,东中西部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中部地区幼儿园教师的总体教育满意度最高,得分指数为70.72,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指数则分别为68.87和66.78。中部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期望和政府保障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管理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幼儿园教师四个维度的满意度都处于最低水平。
从园所类型差异来看,民办园教师的教育满意度最高。民办园教师总体满意度得分为70.41,在教育期望、幼儿园管理和政府保障维度的得分分别为69.27、78.57、61.12,均高于公办园和其他类型幼儿园的教师。特别是民办园教师对民办园管理方面的高度认可,反映了近些年我国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引领民办园在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教水平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历越高对教育的期待越高,最满意与幼儿及同事的关系
影响幼儿园教师教育满意度的因素很多,其中幼儿园教师的年龄、学历、专业背景、职称、是否持有教师资格证、聘任情况等,均会影响幼儿园教师对教育工作的主观感受。
调查显示,50岁以上的幼儿园教师群体的教育满意度最高(73.38),36岁至45岁之间的幼儿园教师群体的教育满意度最低(66.28);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越低,教育满意度越高,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满意度最高(74.38);学前教育专业背景教师(69.08)的教育满意度高于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67.32);高低两端职称的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满意度高于其他职称的教师,高级职称和三级职称的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满意度得分分别为70.90和70.15;没有教师资格证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满意度(73.44)高于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68.33);合同聘任制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满意度(70.10)高于正式在编教师(67.64)和临时代课教师(68.57)。
可以看出,中年教师压力大、工作满意度低,学历越高的教师对教育的期待越高,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和高职称的教师更能体会到工作的专业效能感;职称较低、没有教师资格证以及聘任的教师,可能由于专业水平的局限性以及工作的不稳定性且没有更高的期待,反而难以在主观上体会到理想和现实的反差。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教师满意度最高的方面是和幼儿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满意度最低的方面是工资待遇和工作压力。幼儿园教师对于人际关系方面的满意度最高,教师认为自己与幼儿的相处亲近、与同事的关系融洽、与家长的沟通顺畅。同时,幼儿园教师对于专业保障方面的满意度最低,其中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低、向上级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不畅通是教师集中反映的问题。
此外,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满意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显著相关。结合实际具体分析,影响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满意度除了经济发展水平之外,还和各地政府的重视程度、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甚至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有关系。
多措并举保障幼儿园教师合法权益
首先,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保障力度,支持教师专业发展。调查表明,幼儿园教师对政府保障的满意度较低。因此要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学前教育的总体满意度,需要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保障力度。一是各级政府需要加强对幼儿园教师工作条件的保障。根据国家的教职工配备标准配齐幼儿园教职工,是减轻幼儿园教师在时间和人数方面压力的基础,根据相关玩教具配备标准配足基本的玩教具,是保障教师能够正常开展科学保教的前提。二是各级政府需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保障幼儿园教师权益。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将幼儿园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三是各级政府需要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教师工作中出现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但专业发展机会不足的情况,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成效。
其次,缩小学前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促进学前教育公平。调查显示,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满意度的省际差异和地区差异明显。同时,不同省市和地区的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期望指数、园所管理指数和政府保障指数上的差异并不完全一致,这也反映出不同省市和地区在学前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各有优势和不足。缩小学前教育的地区差异、促进学前教育公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在政府重视和投入保障、园所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提高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和实施。
再其次,寻求更多途径解决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提高教育满意度。调查反映,学历、专业背景、职称状况、年龄、编制状况以及教师资格证的持有情况等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性指标,均会影响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满意度。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和举措来改变这一状况。良好的职前专业培养、保障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的权利,对其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另外,合同聘任制的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高于有编制的教师,民办园教师的满意度高于公办园和其他园等调查结果也表明,只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保障幼儿园教师在工资、待遇、社保、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可以超越编制、公办园等思维定式,在更开阔的视野下确定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寻求其专业发展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