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语文课,到底能让学生学到多少?学生究竟能多大程度感受到汉语的魅力?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到底能“吃”进多少?
这种过去“说不太清楚”的事儿,如今在上海市少云中学语文老师陈红那里,有了更多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她可以每天详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她认为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的作业。
“定制”朗读作业
中小学生的家长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老师建议学生回家阅读某一本书籍,但却缺少检查学生是否阅读的手段,孩子积极性不高,老师、家长都没办法。
但在陈红这里,她布置的朗读、阅读作业,都有办法“检查”和“鼓励”。
每天,她都会手写下各种作业,拍照上传到家校联系平台“晓黑板”上,并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朗诵的语音传上平台。
在教贾平凹的《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时,陈红觉得这篇文章感情不是很充沛,不足以体现贾平凹的散文风格。于是,她就在“晓黑板”里发起朗读贾平凹的另外两篇文章,《祭父》和《哭婶娘》。
“这种课后作业既补充了课文第一节贾平凹的家境介绍,又让学生们深刻体会贾平凹‘爱书情’的原因。学生喜欢这种课外阅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与技能。”陈红说。
过去,语文老师们常常在办公室里讨论教学方法。老师们发现,有些学生学语文积极性不高和课外作业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文学知识拓展有关。
但要“拓展”,谈何容易?课堂时间有限,上完课本上的内容,时间已经捉襟见肘,老师们再想拓展课外知识,心有余而“时不足”,“语文老师基本都是单方面建议,也没空检查学生是不是真的去读了课外书目,有些学生就没有积极性。”
很多要求诵读的课文都是孩子们读一读、看一看,课上抽查背一背,却很难检验效果。通过信息化家校平台的“发语音”功能,每个孩子发一条语音的时间可以长达5分钟。
“课堂上不敢发言的孩子活跃起来了”
作业形式的变化,也给孩子们带去了改变。
记者注意到,老师们不仅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布置作业,还可以让孩子在平台上做作业。作业时间宽松,没有老师同学盯着的压力,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老师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逐个检查。
“就是你看或不看,听或不听,它都在那里。”陈老师说,高中一篇课文的知识量大,亟需找到合适的“作业突破口”,督促孩子们拓展课外知识。
平时上课,孩子发言吞吞吐吐,不成句;但在信息平台上,孩子除了用语音,还能用文字发言,“虽然也会有些错别字,但都是经过他们的思考之后,能够成段出现。”
陈老师发现,这样的“作业”有时候比课堂发言更能挖掘潜能,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甚至那些平时不太愿意主动交流的孩子,也活跃起来。
陈红最近在教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时,特地把上一届学生写的《读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见解》找出来,在信息平台上发起互动,同学上传完自己的读后感,还会在其他同学的读后感下方交流评论。
比如,罗同学觉得秦王在历史上就是暴君,放蔺相如只是借机羞辱赵国;但桂同学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历史人物是时代造就的,一个为了秦国发展,一个为了赵国阵营,两人并没有正义邪恶之分。
陈红说,信息平台上类似的“辩论”还有很多。最令她最让我感动和意外的,是上学期结束学生们填写“学科评价”时,有人这样评价语文课:“原来语文可以这么丰富有趣!”
陈红最近特别爱看《声临其境》节目,她琢磨着要在信息化平台上举办配音类活动,“孩子们肯定会因此更爱语文。”